Logo圖片

讓黑琵Happy!生態友善棲地,無抗生素養殖——守護自然環境的「冠騰的魚」

 

  •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黑面琵鷺來台過冬的季節。位於七股的「冠騰的魚」,以生態混養取代傳統養殖方式,藉由低密度、不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營造友善鳥類的棲地,每到黑面琵鷺來訪的時節,魚塭附近總能看見這群嬌客的身影。❞

 
 

在七股養殖白蝦和烏魚的邱創褘,是第六屆百大青農,也是台江國家公園友善棲地的第一批示範漁民。擁有機械研究所碩士學歷的他,六年前返回家鄉接手阿公閒置的魚塭,從機械工程師變成一名專業漁人。早期的漁業養殖會將豬舍蓋在魚塭旁,豬的排泄物直接排進水池裡,增加藻類生長,作為魚蝦的食物來源。在環保與食安意識逐年升高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漁民以生態混養的方式取代傳統養殖方法,邱創褘也是其一。

 


在七股養殖白蝦和烏魚的邱創褘,是第六屆百大青農。


生態友善魚塭 讓黑面琵鷺安心過冬

「我的魚池目前最高的紀錄,是一天出現300多隻黑面琵鷺。」邱創褘興奮地描述前陣子所見的景象,相較以往30、40隻的數量,這是首次有數百隻的黑面琵鷺造訪他的魚塭。台南沿海地區的漁業養殖歷史悠久,冬季是傳統淺坪式養殖模式的固定休養期。邱創褘說,每年黑面琵鷺和冬候鳥飛抵台江國家公園的時候,也是養殖業者的曬池期間。
 


台江國家公園推動園區內的棲地保護,「冠騰的魚」就是其中一個友善夥伴。


近二年來,台江國家公園推動園區內的棲地保護,邀請台江地區養殖魚塭業主加入國家公園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的合作夥伴,「冠騰的魚」就是其中一個友善夥伴。邱創褘說,魚池放水時刻意留下20至30公分的低水位,捕撈完有經濟價值的魚、蝦後,留下魚池裡的小魚、小蝦,讓黑面琵鷺和鳥類得以覓食。冠騰的魚採取友善養殖,飼料以豆粉搭配自家配方,委託飼料工廠製作,不添加抗生素,提供消費者無毒白蝦、烏魚子和虱目魚等水產;黑面琵鷺和冬候鳥也有充沛的食物得以過冬。
 


傳統閒置豬舍 變身休閒教育基地

冠騰的魚也加入在地的食魚教育推廣行列,擔任食魚講堂的講師,傳遞保護海洋、永續漁業的觀念。邱創褘將家中閒置已久的豬舍改造為休閒教育基地,並且利用許多再生資源進行簡易裝修。好比從回收廠購買的便宜木板,它們原本是南科廠商購買機器後拆下的防撞木箱,廢棄物變成了裝潢的材料,再次被循環利用。


邱創褘將家中閒置已久的豬舍改造為休閒教育基地,並且利用許多再生資源進行簡易裝修。


邱創褘養殖的烏魚、虱目魚,可以加工成具有高經濟價值的烏魚子、烏魚排,以及虱目魚肚、虱目魚皮和虱目魚丸和香腸等多種商品。不能變成商品的虱目魚頭,則送給喜愛吃魚頭的加工廠工人自行帶回,多餘的魚頭以及內臟帶回魚塭餵魚。裝飼料的袋子為雙層設計,外層麻布袋有專人會收購,內層的塑膠袋則用來裝垃圾或廢棄物等,邱創褘以行動實踐垃圾減量和資源再利用。

 


邱創褘養殖的烏魚、虱目魚可以加工成多種商品。不能變成商品的虱目魚頭以及內臟則帶回魚塭餵魚。

 

自然生態養殖法 降低環境衝擊

返鄉從事養殖工作之後,邱創褘發現細菌和病毒的問題,遠比水質更為重要。於是他藉由改善環境、改善水質等方式,試著讓魚塭周邊的生態變得更好,透過生物防治降低魚生病的機率。「白蝦很容易生病,石斑魚會去吃體弱的白蝦;在魚塭裡放少量的泰國蝦,當水中溶氧量過低時,它們就會爬到岸邊。」邱創褘的魚塭有烏魚、白蝦、泰國蝦和石斑魚,還有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吳郭魚、螃蟹和一些不知名的雜魚。

 


冠騰的魚採取友善養殖,飼料以豆粉搭配自家配方,不添加抗生素。

 

「比如說,石班魚會優先吃掉體弱多病的白蝦,一來可以降低病毒在魚塭裡散播,二來也可以避免死掉白蝦在水裡造成污染;而泰國蝦則可以測試溶氧量,有助於維持魚塭的水質和土質。」邱創褘表示,生態混養無需用藥,是保護環境生態的方法。此外,在飼料方面,選用較高比例的植物性蛋白配方(如,大豆粉),便可取代部分經由捕撈才能取得的動物性蛋白(如,魚粉)——在海洋資源逐漸枯竭的時代中,創褘透過飼料選擇,為海洋永續盡份心力。

 
冠騰的魚主理人邱創褘。
 

文章出處:群運環保 回歸專欄

文章連結:https://www.chyunn.com/2022/11/%E8%AE%93%E9%BB%91%E7%90%B5happy%EF%BC%81%E7%94%9F%E6%85%8B%E5%8F%8B%E5%96%84%E6%A3%B2%E5%9C%B0%EF%BC%8C%E7%84%A1%E6%8A%97%E7%94%9F%E7%B4%A0%E9%A4%8A%E6%AE%96-%E5%AE%88%E8%AD%B7/